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发布的《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服务介绍》,并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办发〔2013〕45号)文件,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均应积极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01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征信系统支持的接入方式
在接入形式上,小微金融机构可选择接口程序或手工录入报送方式接入征信系统,接口方式适用于数据量大的机构,手工录入适用于数据量小的机构。接口方式涉及金融机构自行开发数据报送接口,从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征信登记 金融机构,并生成符合征信系统格式要求的报文,适用于信贷业务数据量大的机构;而手工录入方式则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机构,通过向固定录入软件中手动录入数据来生成报文。
此外,网络选择方面也提供了多种方案。网络接入有三种方案: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互联网平台、单家机构金融城域网或省级平台专线接入。具体而言,互联网接入平台方式是借助互联网连接征信系统;金融城域网直接接入则是通过数据专线或虚拟专用网络(VPN)连接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而省级平台接入则是连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征信分中心建立的省级征信平台。

接入流程
机构需经过申请、接入准备、数据测试、开通用户和权限五个步骤。在申请阶段符合条件的小微金融机构,应如何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需向征信中心或所在地征信分中心递交申请函,其中应详细说明机构性质、业务种类、当前业务状况、业务系统及网络条件,以及申请接入的具体理由、拟采用的接入方式和实施计划。同时,还需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如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的复印件。
分中心在审核完毕后,会提出初审意见,并与汇总后的接入材料一同报送至征信中心。征信中心则根据分中心的意见和整体接入安排,确定申请机构的接入计划,并函告分中心,分中心再将结果通知申请机构。
完成申请后,机构需进行接入前期准备,这通常由分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和培训等相关工作。在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过程中,培训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包括对相关法规、制度的深入解读,接口规范的熟练掌握,以及信用报告的准确解读。同时,培训还涵盖了接口程序的开发指导,MBT系统、互联网平台录入系统的使用教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督促。此外,正确填写机构、用户、电子邮箱申请表等材料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完成培训后征信登记 金融机构,机构需进行数据报送测试验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机构是否能够顺利向征信系统报送数据。测试验收工作应严格遵循《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数据报送接口程序测试和验收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对于非接口机构,除了验证数据录入软件的性能外,还需对数据录入人员的录入能力进行严格测试。
旦数据测试通过征信登记 金融机构,征信中心将为金融机构开通生产环境的数据报送用户,并通知分中心将各项制度和要求传达给金融机构。这些制度和要求涵盖了数据质量管理、接口程序升级、数据删除管理等多个方面。最后,在征信中心审核接入机构的数据报送情况符合要求后,将为该机构开通查询权限,从而完成整个接入流程。
接入征信系统的费用考量
接入费用包括网络专线租用、接口程序开发、技术服务、培训和查询服务。具体来说:
首先是网络专线租用费用。对于选择金融城域网直接接入或通过省级平台接入金融城域网的机构,需要向电信服务提供商支付网络线路租用费用,该费用标准由当地电信商自行制定。而选择征信中心互联网接入平台的机构则无需承担此项费用。
其次是接口程序相关费用。若机构采用接口报文生成方式符合条件的小微金融机构,应如何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则需自行开发或外包开发接口程序并进行内部测试,可能涉及一定的成本。若选择外包方式,收费标准需与外包商协商确定。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条件的小微金融机构,应如何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征信中心提供的接口程序测试验收服务不收取费用。
再者是技术服务费用。对于选择省级平台或互联网平台接入的机构,需要按年缴纳平台技术服务费。该费用由各省平台运行方或中征(北京)征信有限责任公司收取,具体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此外,还有培训实施费用和查询服务费用。培训费用由各地征信分中心根据培训会议成本收取,而查询服务费用则由征信中心按照每份企业信用报告30元、个人信用报告2元的标准收取。
综上所述,机构在接入征信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费用因素,合理安排预算,确保顺利完成接入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