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专业配资网平台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596123666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介绍: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

战略分析中国平安公司名称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时间、地点1988年,深圳蛇口主要经营范围 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公司性质及股票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经营理念 差异、专业、领先长远核心文化理念 专业创造价值员工数量 59,793名寿险销售人员及128,808名正式雇员集团总资产 人民币22,亿元公司简介 03年,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分业重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介绍: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6年中国平安的股票代码,中国平安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股权,取得一张全国性的中资银行发展历程宏观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环境——(P) 1、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庭人口数迅速减少,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减弱。需要保险来提供保障 2、保险监管与立法:保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确保保险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保险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总结: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法律,都为保险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环境——(E) 1、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衰退之中,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

为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加入WTO:是保险发展的催化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介绍: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统一的市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全球性通货紧缩:社会购买力不足与社会有效生产能力过剩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物价跌落、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等图 1消费支出模式图 2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总结: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模式和居民收入都有很大变化,为保险的发展提供给了帮助。总结: 1、公平竞争机制的引入加快我国改革的步伐,促进价格体系的理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最终促进经济发展,保险业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通货紧缩既加剧了保险市场的竞争,也影响到保险人的给付能力,也削弱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但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将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和承保能力提供新的广阔的市场。社会文化环境——(S) 1、地区风俗习惯: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不同地域受地理及历史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了解目标市场保险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习俗、爱好等,能更好的制定出适宜的保险营销策略。 2、人口环境 (1)人口总量:总量居多保险需求量较大 (2)人口的年龄结构:老龄化加强使得寿险等险种需求量加大 (3)家庭人口的数量: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家庭人口数减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

保险可以有效地给予外部支援 (4)人口的就业观念:就业人员结构由单一的国家或集体的企事业职工转变为多种人员并存。职业的风险性较大,缺少国家提供的基本保障。保险提供相应的基本保障 (5)人口受教育情况:受教育的程度提高,消费观念产生变化。相应的对保险的需求提高 3、宗教信仰:是人们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的一个可靠而强大的力量寄托。间接为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总结:人口状况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 技术环境——(T) 1、电子技术革命 (1)带来的变革:将增强处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彻底改变保险公司营销与经营的方式 (2)导致的新风险:电子技术导致欺诈行为等行为的出现。需要保险产品来提供保障。 2、生物技术革命 (1)带来前景:基因组工程使治愈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投保人的遗传缺陷将直接影响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未来赔付成本的估计。对寿险的影响巨大 (2)导致的法律和道德问题:陷入伦理道德的困境中。引发个人隐私权和保险人获悉权之间的争论  3、金融技术的进步 (1)利用金融技术在风险管理上的创新:保险人通过期货与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多头交易来规避资产和利率敏感性债务风险 。

保险人无力偿还债务的威胁减少。 (2)金融衍生工具导致的风险:如果对其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或不加以控制的话,就会使保险公司遭受巨额损失,也会导致保险费的上涨。 总结:新技术的发展能降低经营成本, 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中国保险行业概况1、我国保险业属于寡头垄断格局。主要上市保险公司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等。 2、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整体呈上升趋势,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3、保险监管水平提高,防患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国家对保险业的严格控制监管。4、险种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保险项目的市场需求。5、购买保险的地域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而保费收入占%。中西部地区人口达%,保费收入仅占%。6、保险业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仍然很低,我国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万亿元,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仅为4%,保险市场可谓潜力巨大。保险业发展趋势1、保险公司规模扩张速度将明显加快。(我国保险业现有规模明显低于国外企业。) 2、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将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保险市场 。3、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4、加强产品创新,满足人们对保险的需求。

潜在的进入者供应商行业内的竞争者现有企业的竞争(强)购买商替代产品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不讨论)新进入者的威胁(弱)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弱)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强)五力模型分析图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1. 高壁垒、缺乏退出机制 。2. 较高的注册资金要求。(不低于2亿) 3. 产品差异化形成的障碍大4.现有企业对新进入者的反映强总结: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较弱替代品1、保险产品在某些性质和功能上与银行、证券产品有重叠之处 ,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品竞争的问题。2、我国个人储蓄存款高达11万亿元,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仅为 4%。3、股票、外汇、期货、社会医疗等对保险有一定替代作用。总结:保险业替代品竞争力大。保险业要加强产品创新,研究和开发储蓄的替代产品,才能在我国家庭金融资产迅速壮大的趋势下占有更大的比例,加快保险业的发展。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一、中资寿险公司的竞争主要寿险公司市场份额1、行业老大人保的份额从2010年的%下滑至%。平安财险在2011年继续保持来了高增长,与人保的差距缩小到20个百分比内,达到%。 2、业务品种差别较小。主要集中在机动车险险种的开发供应方面,车险竞争激烈。

中国平安公司战略分析_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发展历程_中国平安的股票代码

3、国内财险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中资财险公司的竞争三、合资、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合资、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丰富的市场经念、现金的技术和管理机制等优势。市场占有额将快速提升。总结:现有行业竞争压力大。客户讨价还价能力1、产品信息的不对称,客户只能被动的接受。 2、为了吸引客户,各企业竞相降价和打折扣,或者以送礼物来吸引客户。但是不会有幅度不会很大。(抓住顾客心理) 总结:客户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内部分析1、资源的对比2、核心竞争力3、运营模式4、销售渠道5、盈利模式6、存在的问题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太平洋保险职工总人数 100,319 82456博士以上 4,876 0 0硕士以上学历 0 2151 1557 本科以上 57,637 39,860 80,899 大专以上 45,746 42,706 0中专以下 20,549 15,602 01、人力资源比较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太平洋保险职工总数 82456 销售人员 28480 59793 29098 财务人员 6874 0 0技术人员 3750 0 0行政人员 20880 69015 4014其他人员 40335 0 49344总结:中国平安博士以上学历的人数远远超过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保险;比较注重吸纳高端人才,并且总员工数量也比其他两家要多,有利于其扩展市场。

 2、2011年总资产比较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太平洋保险总资产总结:中国平安的总资产最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介绍: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发展潜力相对较强3、产品线中国平安银行 投资 保险资产管理平安罗素金融产品交易银行各种业务平安银行保障险儿童险养老险医疗险理财险健康险车险保障险 财产险年金险人寿险太平洋保险机构代理产品团体保险个人保险中国人寿总结:平安保险的产品线比较长,比较全面,有选择优势二、核心竞争力 1、中国平安 (1)三大支柱业务稳步推进,综合经营优势日趋明显 。 (2)在销售上,中国平安的交叉销售,也是竞争对手不可模仿的。 (3)股权结构合理(旗下的公司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4)国际化团队 2、中国人寿 (1)市场垄断,寿险方面,有规模优势,销售渠道的稳固性 (2)政策的支持 3、太平洋保险 (1)一流金融服务目标 (2)集团化管理协同优势 (3)行业领先的信息技术规划(与国际信息公司合作)三、运营模式四、销售渠道 1、以电话销售和互联网销售为核心 2、交叉销售的方式  3、依托门店服务中心(代理人) 4、专业业务员队伍的3A(、、)服务模式五、盈利模式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多元化证券市场收益承保业务资金借鸡生蛋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销售机制的缺陷(中介市场、英雄主义) 2、顾客容易流失,需不断开发新市场(服务态度、忠诚性、流动性) 3、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尽合理(倾向性) 4、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依然狭窄(银行、股票、不动产) 5、产品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无形商品 )财务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2.营运能力分析 3.盈利能力分析 4.发展能力分析 5.雷达图一、偿债能力分析 险企偿付告急!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 纵向、横向都反映出平安的偿债能力低于行业标杆企业负债权益比率 说明平安总资本中负债资本较高,因而对负债资本的保障程度较弱,反映出其财务实力较弱。 结论:平安的偿债能力较弱。二、营运能力分析股东权益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011年陡升,是因为:寿险业务规模与代理人数目稳健增长;顺利完成控股深发展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中国平安的股票代码,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同比大幅提升%等经营亮点) 总结:中国平安的营运能力较强。三、盈利能力分析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说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得较差。权益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11年超过了中国人寿,是因为中国人寿11年由于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缩水和主营业务的低迷,导致利润下滑近5成中国平安的股票代码,所以平安该指标看似上升,实则在下降。总资产报酬率 说明其资产运营方面还不够完善 结论:中国平安的盈利能力较弱。四、发展能力资本积累率 中国人寿该指标为%,表明其企业资本受到侵蚀。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 说明其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很快。

 结论:中国平安的发展能力很强。中国平安与行业平均值比较收益性1:资产报酬率 2:成本费用利润率安全性1:资产负债率2:所有者权益比率流动性1:总资产周转率2:股东权益周转率成长性1:销售收入增长率2:总资产增长率生产性1:人均利润率2:人均资产总额平安与中国人寿比较收益性1:资产报酬率 2:成本费用利润率安全性1:资产负债率2:所有者权益比率流动性1:总资产周转率2:股东权益周转率成长性1:销售收入增长率2:总资产增长率生产性1:人均利润率2:人均资产总额总结: 1、平安的收益性、安全性和生产性应进一步完善; 2、流动性和成长性的优势应加以保持和巩固。 整体来说,平安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