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专业配资网平台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QQ:596123666

胡锡进提出灵魂问题:A股为何长期徘徊?扩容影响几何?

抄股配资 专业配资网 2025-06-06 26 次浏览 0个评论

老胡提出了一个“胡锡进问题”:

他说:为什么市场长期在3100点到3200点徘徊?偶然往上冒一冒,但很快就回下来了。

同时,他又问了一个问题:

中国股市能不能成为一个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场所。

扩容大跃进导致了A股市场的长期熊市。

A股从1990年开始到2001年,变成了1001只股票,用了11年时间。

从1000股变成2000只股票中了40块的新股要赚多少,2011年2189只股票,第二个1000用了十年。

到了2017年就超过了3000只股票,达3356只。

从3000只到4000只呢?只用了三年,到2020年有4062只股票。

4000只到5000只呢,只用了两年,到了2022年底,有5067只股票。

所以1000到5000的过程

是每一个整数关的跨越,用的时间越来越少。

11年-10年-6年-3年-2年。

前任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主席助理张育军他们曾经发出豪言:到2020年,中国股市要到1万家

这两个乱喊口号盲目搞扩容大跃进的人都是腐败分子,都进去了。

这样的一个扩容大跃进显然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能力,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就像1958年有人喊出了要是粮食亩产1万斤,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今年上半年,82%的基金都是亏损,北向资金今年上半年净流入1800亿,亏损了489亿,社保基金估计也亏损了。

A股市值规模越来越大,投资者的财富越来越少胡锡进提出灵魂问题:A股为何长期徘徊?扩容影响几何?,市场的承受力越来越弱。

A股投资者有100万以上资金的325万人,大概就是2%,50万到100万之间的有1070万人,占了7%,10万到50万的有4300万,大概占了25%,10万元以下的9600万人,大概占了67%。

投资者虽然有1.5亿,但是他们的实力都是非常的弱。

但是新股扩容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

2018年1378亿,2019年2534亿

2020年4793亿,2021年5426亿,

2022年5869亿,这是新股的募资

还不包括定向增发、配股、发债等再融资。

所以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今年的上半年六月底,总市值93.32万亿,大盘3202点。

2007年市值25万亿,6124点了。

2015年5178点有多少?45万亿。

仅仅7年,2600只股票变成5200只股票,增加了一倍,市值也增加了一倍多。指数却只有3200点。

供给不断的增加,需求不断的在萎缩,拿什么能够把A股的指数涨上去呢?

这么多的新股上来,市场的存量资金只能把老股抛掉,所以我们看到老股的股价是越来越低,有的突然跳水,就再也起不来了。腰斩后再腰斩,深不见底,因为没有资金去买了。

新股发行不仅是扩容大跃进,还要发行的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还有高超募。

科创板2022年发行了120家新股中了40块的新股要赚多少,平均的发行价是52元,平均的发行市盈率是98倍。割韭菜也割的太狠了吧。

当然在一年以后,小非解禁,三年大非解禁后

股价就下来了。

科创板指数又跌破了起板指数1000点。

在国际成熟股市只有极个别的个股会发到98倍市盈率,一般都是20多倍,30多倍了不起了,然后还有高超募,等于有三个管子在抽血。高价高市盈率高募资然后还有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个管子一起。

搞扩容大跃进,把投资者压得喘不过气来。

早在1994年,指数跌到过333点,人们第一次感受到扩容会造成股灾的。

中了40块的新股要赚多少_新股一定赚钱_新股中了必须买吗

07年到现在,十六七年过去了,指数只有一半,同期全球的股市都是三倍五倍十倍的在上涨,唯独A股在金融危机前高点的半山腰,就长期横盘,起不来了。新增的资金进来,就被新股拿走了,就无法再推高股市。

一万亿的成交量就只能够涨个10点20点,不像2015年日成交一万亿,涨100点,而且是所有的股票一起涨,这种局面一去不复返。

指数三千点个股的风险依然很大,因为它在不断的承受新股的扩容大跃进和三高发行的冲击。

科创板2019年8月份开张,首批25家大股东股权平均是55%,最高93%,IPO发行后就平均控股股权是45%,最高85%。

创业板注册制2.0版的以后大股东平均股权控股权64%,最高91%,IPO后控股权比例49%,最高的68%。

这个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实在是太高了,它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权结构。

世界五百强,或者世界100强,控股股东的股权基本上是没有超过30%的,比如特斯拉的马斯克控股权22%,亚马逊的贝佐斯控股权12%,脸书的扎克伯格控股权14%,三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库克只有0.02%。

相比之下,我们的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太厉害了。必须改一股独大,一股独大就是我们现在市场视若猛虎的大小非减持的源头。因为他有了那么高的控股比例他可以不断的减持。一减就减很多,因为它的股权比例实在是太高了。

大小非的减持是控股股东暴富的主要途径。

比如我们一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1亿股,一块钱一股,实际上他这个一块钱多次分红早就没成本了。

然后经过资产评估,商标、无形资产了变成一块六,他就变1.6亿了。

然后新股发行价40块,他就变40亿了。

上市当日涨到60块,他就变60亿了。

控股股东往往就是一个家族企业,他只要一上市,大股东的身价60个亿。如果股本再大一点,就100个亿。

如果没上市,他什么都不是。他没有现金流胡锡进提出灵魂问题:A股为何长期徘徊?扩容影响几何?,他还欠了银行很多钱,没钱家族可能还是斤斤计较胡锡进提出灵魂问题:A股为何长期徘徊?扩容影响几何?,吵得一塌糊涂。

只要一上市,身价如火箭般升到60亿,企业的基本面变了吗?这些企业上市就是为了股权的流动性,就是为圈钱套现的,根本就没有为中小股东创造任何价值,反而是价值的毁灭者,投资者血本无归。

所以上市成了独木桥,千军万马都要挤这个独木桥,挤破脑袋也要上市,不惜一切也要上市,多少公关费都舍得,只要上市就是野鸡变凤凰,穷光蛋变富豪。如果你是企业的老板,你也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去上市。反正上市圈到的钱不用还,股价跌也不用负责,最后退市了也没关系,对他来说只有收益没任何损失。损失的永远都是股民。

上市了还要有那么大的控股比例干嘛,这么多钱世世代代吃不完。而大小非减持它是在对市场资金来说,它是做减法的,出去了就不来了,他的儿子孙子到一线城市去买豪宅了,不来了。富豪上市赚到的钱就是股民在股市亏损的钱,这帐怎么算?不能就这么算了,对此我也希望来一次打土豪分田地,韭菜实在割的太狠了,连根拔起,过去的地主没怎么收割佃农吧,现在的上市公司老板在股市圈的钱套现的钱是否要吐出来?

企业上市圈钱大股东减持套现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上市公司老板们没有三头六臂,完全是利用制度的漏洞在非法获利。如果你正儿八经经营,上市是为了公司扩大再生产,不断为股民创造价值,不断分红股价不断上涨,那么就是好公司好的控股股东,你套现个一百亿我也无话可说,这是你应该赚的,就像马斯克。但是如果你上市只为圈钱套现,业绩年年降,股价一直跌,那对不起,那你吃进去的给人吐出来。

大小减持猛于虎:

2018年减持2345亿

2019年5017亿

2020年8513亿

2021年7140亿

2022年5607亿

二级市场的广大投资者很痛苦,但是唯独控股股东的大小非减持,减了2.1万亿,他减掉了就永远拿走了。

如果他是控股20%的话,上市以后你去减,你一减就失去控股权,所以他们不敢减,他的上市第一目的不是为了减持,而是真的为了要控这个股,能够把业绩做好,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你的股权比例一高,第一目的就是为了三年后的减持,小非是一年后的减持。所以,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也作为上市指标,一致行动人股权比例超过30%不得上市。

“胡锡进问题”全部都是融资端的问题,就是我们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新股的扩容速度以及大小非的减持。

中国股市常年徘徊在3000点的原因找到了,管理层也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至今无解,不是说无解,而是没有人动手去解,因为公司上市会给他们好处,而股民在股市里赚钱了不会给他们送钱,谁管你死活?

投融资端改革刻不容缓,然而6月13号在学习高层重要会议的学习会上证监会主席突然说:

要加强投资端改革

融资端再不提了。

熊市不发或者少发新股这是全球股市的通行做法,比如像美国股市,2022年也算牛市吧,6000多点涨到了三万多点,但是去年他发新股只发了208亿美元,但它分红和回购却用了近三万亿,所以他非常注重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2014年也是通缩,经济、消费、股市都低迷,当年五月,证监会主席肖刚宣布下半年新股发行数量不超过100家,那个时候指数是2450点,结果到年底就收在了3250点。到第二年又从3200年涨到了5178点。

日本股市最近为什么创了33年新高?创了三万点以后,又涨了10%到3万3千多点,有人说要涨到4万点,因为很大的原因是日本央行坚持了20年用央行资金买股票,买日本的大盘股,国计民生当中的一些股票中了40块的新股要赚多少,标杆性的股票,买了市值的7%。

日本央行这么一买,然后巴菲特等世界大佬都不断的增仓日本的五大商社,然后国际资本进去,日本的投资者一起进去,所以日本股市创了新高。结果日本央行一二十年买的股票大赚了。

因为日本本身就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钱多了没地方放,那么就买股票。

中国央行现在钱多,变相的降准降息,降来降去,全部回到银行,钱多的不得了,这个居民存款超过了130万亿,所有的存款包括机构有265万亿。如果你拿出六到八万亿买入中国股票,你不是说中特股好吗?你就把这些大盘股长期买下,像腌咸菜那样的把它腌起来,每年只要分红就行了,一下子就把市场的流通市值缩小了,然后人心稳定了,大盘股稳定了,它起了个定海神针的作用,指数稳定了,然后个股就可以活跃了。

你央行敢买,我想130万亿的居民存款那不是吃素的,闻风而动,大家都去买就起来了。这有四两拨千斤之效。长期慢牛的格局就形成了。